三月中旬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為2010年以色列軍隊誤殺九名土耳其公民而道歉,並同意負擔其賠償,這象徵兩國關係緩和的開始。或許這要感謝奧巴馬早些時候訪問以色列的效果,奧巴馬在其間再度重申美國以色列巴勒斯坦的問題最終得靠兩方人民共同解決,並且強調他決心在他第二任期之內與伊朗繼續進行核武器談判。
然而兩國關係的緩和著實可謂時勢所趨。對於以色列來說,除了來自美國的壓力以外,還有外交方面的考量。自從盟友埃及的穆拉巴克因為阿拉伯春天而垮台,新上台的穆斯林兄弟會親向巴勒斯坦,以色列在中東地區近乎外交孤立。
再者近年來以色列對巴勒斯坦政策越來越不受其他阿拉伯國家歡迎,而和一直關心巴勒斯坦的土耳其改善關係可以大大減低這方面的政治壓力。
對於土耳其來說有著更多的考量。儘管其總理埃爾多安經常地表達對於錫安主義的反感,但這顯然不影響他和以色列談和的需要。經濟上,因為自身840億美元的貿易赤字當中,七成是算在能源進口上面,土耳其急欲擺脫天然氣對俄羅斯的依賴,而且和塞普勒斯的關係也不見改善曙光。
[learn_more caption=”錫安主義”] 錫安主義,也稱猶太聖會主義,阿拉伯世界稱之為猶太復國主義,是由猶太人發起的一種政治運動,也泛指對猶太人在以色列土地建立家園表示支持的一種意識形態。(維基百科)[/learn_more]
目前的戰略是和伊拉克北部的庫德自治區達成關鍵的能源協議並建立良好政治關係。而以色列最近在地中海東岸發現新的天然氣井,也提供土耳其改善政治關係的一大誘因。
政治上,土耳其樂見以色列對其低頭,象徵著政治的勝利,並且敦促以色列在巴勒斯坦政策上有所緩和,比如說建立更多的人道救援站。然而最重要的是和以色列緩和關係可以在敘利亞問題上共同面對。
敘利亞的問題對於兩國來說是關鍵的,兩國在此問題上有著共同利益。以色列和土耳其已經雙雙同意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必須離開,並且雙雙同意必須避免垮台後恐怖組織像是蓋達組織奪取政治混亂的果實。
以色列希望土耳其能在敘利亞問題上有共同盟友,並且需要的時候分享情報,儘管在伊朗問題上兩國還不能達成一致。土耳其同時還是敘利亞反抗軍主要的支持者之一,這讓兩國在敘利亞問題上可以統一戰線,並且減少反抗軍日後和以色列爭執。結束外交孤立對於以色列來說是關鍵的。
對於土耳其來說,土耳其一直以來對以色列的軍事科技抱有極大興趣,如果雙方可以達成交易,對於以色列來說是一份巨大的貿易量。再者土耳其一直擔心敘利亞的難民問題,至今敘利亞已經有一百萬難民,其中不少流入了土耳其境內,更遑論內戰已經滋生恐怖組織發展的溫床,因此和以色列進行情報和軍事的誘因大增。
對於歐洲來說,特別是北約,兩國的關係緩和可以將北約更進一步拓展自己在中東的影響力。雖然以色列早在十年前已經加入北約的地中海討論之中,在土耳其的堅持之下一直被排除在北約的軍事演習之外,更甚土耳其拒絕讓以色列參加任何北約在土耳其舉行的活動。歐盟樂見於兩國關係的緩和,對於任何歐盟力主的中東和平進程(敘利亞也好,巴勒斯坦也好),兩國的閒隙都有可能對此造成阻礙。
最後,兩國政治上的緩和對於華盛頓來說有著重大的意義。其一兩國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最重要的兩個軍事盟友,其二兩國的同盟近乎關係著所有華盛頓關心的議題。敘利亞問題上華盛頓需要兩國方面的合作,對於伊朗核問題三國可以共同給予更大的政治壓力。
更重要的是,美國可以排解中東部分懷疑對於美國外交政策越來越在中東使不上力的擔憂。經濟學人便主張三國的政治聯盟可以使其在中東地區有著更大的影響力,以防止伊朗的擴張。伊拉克成為中東民主楷模的希望恐怕早已破滅,埃及也落入穆斯林兄弟會手中,美國比以往更加依賴以色列和土耳其兩國在中東的地位。
參考來源
- Erdoğan’s Kurdish Gambit (Project Syndicate)
- Why Israel and Turkey Got Back Together (美國外交事務)
- The Turkey-Israel rapprochement (美國外交政策)
- A useful first step (英國經濟學人)
- Kerry urges Turkey, Israel to take steps to normalizing ties (路透社)
- Israel to Turkey: We apologize for deadly raid on Gaza-bound flotilla(美國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