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3, 2013原載於
http://www.insight-post.tw/editor-pick/eurasia/20130703/2875
「我在去年大選的時候把票投給了穆爾西,但是我後悔了」一位BBC在埃及採訪的老師如此表示。六月三十日是總統就職一周年,這天登場的大規模全國性抗議顯示不少埃及人不只是後悔而已,而是已經對於埃及史上首位民選伊斯蘭教總統- 穆爾西(Mohamed Morsi)忍無可忍。儘管這位老師繼續說道「我不會參加抗議,如果我們要評價這位總統,至少得讓他當完四年。」
大批的埃及群眾卻已經決定在這天以抗議的方式提出下台的要求,而這次抗議規模比2011年推倒獨裁政權時還要更大,埃及軍方告訴路透社有一千四百萬人參與了這次全國性抗議(全國約八千四百萬人口),規模超乎任何人的預期。
一年來的錯誤與失敗
2011年春天爆發的埃及革命是阿拉伯之春的一部分,埃及人從此言論自由和選舉的權利,不過這對於一個剛從極權國家向民主國家過渡的社會遠遠不夠。2012年六月選出來的穆爾西是首位埃及民選總統,獲得51%的優勢選票。所屬政黨儘管是宗教色彩濃厚的穆斯林兄弟會,但是承諾會強化埃及民主,以及重建埃及的經濟。
這一年來的狀況用時代雜誌和華爾街日報的話說就是「從壞到更壞」(From bad to worse)。外匯存款一年以來減少了60%,經濟成長下滑3%以上,影響甚巨的是埃及鎊價值下降12%,伴隨著物價上揚,埃及家庭收入平均得花一半在食物上面。
關鍵的能源問題使得一切雪上加霜,埃及現在得花更多錢來購買石油等能源,政府長期補貼能源的政策花費在這種情況下已經達到政府預算的五分之一,不久前(六月26號)更爆發了在開羅加油站全面缺油的狀況,一些地方加油價格比法定價格硬是多上了40–80%不等。即使包括卡達與其他的海灣國家已經提供50億美元貸款,埃及政府仍然沒有足夠的資金面對目前的狀況。
經濟的慘狀在過去一年以來讓黑市蓬勃發展,這其中還得拜賜於警方的無能。從警方流出的武器公然在黑市販賣,這當然是違法的。持續上升的失業率讓不少無業人士不得已投入到黑市的經濟當中。另外過去一年以來搶劫案件飆升了350%。
兩極化的埃及社會
經濟是六月30日抗議的導火線之一,然而卻不是穆爾西總統支持者跟反對派最主要的分歧所在。一系列的政治發展使得埃及社會更加兩極化,一邊是支持穆爾西的伊斯蘭教主義者,另外一邊則是忍受不了經濟殘破和要求總統下台的世俗派。
這樣的二分法不盡然完全正確,但是描述對立的基本面貌。事實上,去年總統大選許多埃及人會投票給穆斯林兄弟會的穆爾西並非宗教熱情,而是在當地只有這些宗教組織的政黨顯得有紀律,清廉,和之前的獨裁政權呈現鮮明對比。然而一年之後,不少當年因為政治現實投票給穆爾西的支持群眾開始轉向,這歸因於穆爾西的一年來經濟和社會秩序上的失敗。
穆爾西總統身為首任民選總統,伊斯蘭支持者希望他建立一個有秩序並且更加伊斯蘭化的埃及社會,反對派則希望建立一個多元現代,民主自由的埃及社會。面對如今的情況,穆爾西總統及其支持者指控有人試圖重建過去壓迫他們的獨裁政權,儘管他們沒有指名道姓。反對派則恐懼穆爾西正試圖將埃及變得更加伊斯蘭化,而不是那個多元現代的埃及社會。
到底誰說得才是對的?沒有人知道。然而穆爾西總統恐怕得對日益兩極化的埃及社會負上某種責任,包括試圖在憲法草案當中大幅提高伊斯蘭宗教的地位。去年公投通過的新憲法草案將原本分散的反對派集結在了一起,反對伊斯蘭教主義者在制憲會議中過多的席次和影響力,以及將伊斯蘭教列為國教。
更糟糕的是還有在今年六月中穆爾西總統任命了13位伊斯蘭教主義者為地方首長,佔了總數27的一半。最具爭議性的莫過於任命Adel Khayat到有著盧克索神廟的著名觀光城市Luxor,他被指控是一個伊斯蘭恐怖組織的一員,該組織曾經於1997在該城市犯下造成58名遊客死亡的攻擊事件。
二次革命或者二次介入?
抗議的埃及民眾正在高呼二次革命。即使在六月26號對全國的演講中,穆爾西總統承認自己施政的錯誤來安撫日漸憤怒的民意,埃及民眾沒有對此買單。而穆爾西的態度依然強硬,在英國衛報於六月30號的訪談當中,他深具信心地表示他會當完四年任期。他並且重申與反對派對話的窗口依然敞開,儘管過去反對派一直拒絕這個機會。
而今埃及主要城市當中巨大的抗議聲勢和流血衝突令人不禁懷疑軍方再次介入的可能。埃及國防部長已經在七月一號發出了48小時的最後通牒,要求雙方在期限內談出一個結果,否則軍隊介入,同時並泄露出穆爾西離開後的政治方案:解散國會,重寫憲法,改選總統。反對派在直升機攜巨大埃及國旗飛過人群聚集的開羅Tahrir 廣場時高聲歡呼,而政府支持派則指責軍方正在醞釀一次政變。
尚未結束的阿拉伯之春
埃及的未來對於整個阿拉伯之春至關重要,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當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並佔有極高的地緣政治份量。以公民的力量不靠外國幫助推倒獨裁政權對於整個阿拉伯世界來說深具重大的象徵意義:長久被外國勢力,獨裁政權,美蘇兩強對抗壓迫的阿拉伯人民第一次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埃及這幾天的抗議證實了一件事情,阿拉伯之春尚未結束。
隨同埃及進行民主轉型的幾個國家至今沒有發展出任何一個典範,陷入內戰的敘利亞無疑是最糟糕的案例。突尼西亞跟利比亞局勢也未安穩。或許有些人期望埃及能給予其他阿拉伯國家轉型成民主國家的典範,依照目前的局勢這樣的期望很可能會落空,日益崩壞的經濟,無能的警察,激烈對抗的政治,逐漸兩極化的社會,這些都不是在2011年初埃及革命時我們所希望的埃及前景,但是恐怕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埃及現狀。
穆爾西的去留
現在埃及最需要的莫過於重建經濟和穩定社會秩序,這些需要國際社會的支援,更需要埃及內部的努力。筆者同意文章開頭這位埃及老師的想法,認為一年就把第一個民選總統換掉會創下一個極度負面的先例,這樣的例子暗示未來總統任內面對巨大抗議就得下台,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政治不穩定。
這不意味著穆爾西總統可以繼續一意孤行,而是希望穆爾西總統真正地檢討他所說的錯誤,好好地當完接下來三年,甚至不惜減少他所推行的伊斯蘭化換取反對派的妥協。
但是依照目前的局勢,穆爾西的下台不是不可能。反對派聲勢浩大,軍方站在反對派這一邊。隨著七月一號有五位內閣成員辭職,穆爾西面對的政治壓力日益龐大。國際上,美國每年資助埃及軍方十多億美元,這筆資金對於埃及軍方來說至關重要。
許多觀察人士正觀望美國將如何用這項外交籌碼影響埃及局勢,試圖避免埃及滑向更大的災難,因為對於美國來說他需要一個穩定,不和以色列交惡和對抗敘利亞阿薩德的埃及。如今局勢變動得非常快速,埃及正在一個關鍵點上,未來的時間將會證明埃及民主轉型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