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觀選之後

阿里(Ali)
5 min readMay 11, 2018

--

4月9日落地黎巴嫩之後,開始我的觀選行程,黎巴嫩於5月6日舉辦大選,而且是九年來第一次。

黎巴嫩是議會制,而且因為法國人留下來的教派制度的關係,黨派超級多,我就花了好一會熟悉各個黨派,把主要黨派的旗幟、教派、派系抄下來。所幸滿大街都是旗幟,很方便一下子認識主要的黨派。不過因為我大部分時間都待在貝魯特,有些貝魯特人少的黨派就比較沒有見過。所幸大黨在首都都有參選。而且基本上我只認黨徽跟黨主席,候選人就認不過來了。

另外一個需要搞懂的是選舉法,黎巴嫩國會在2017年通過新的選舉法,投票不難,但是計算方式有點複雜。這個制度我在英國和台灣都沒有見過,著實苦惱了一陣。

在黎巴嫩做自由採訪極為簡單,事實上黎巴嫩駐紮了中東地區最多的獨立記者。因為黎巴嫩政府根本不管你是不是記者,整個環境非常自由,網路也沒有限制。而且似乎大部分歐美國家的人都可以在此居住三個月甚至直接移居,三個月一到飛到塞普勒斯繞一圈回來就可以,因此獨立記者眾多。台灣人旅遊簽證最多停留一個月,因此不太可能加入這個外媒記者圈。

訪問當地人也極為容易,黎巴嫩的學校教育從小就得選修英語或法語,貝魯特大部分的人都至少會講英文,不少人還講得極其好,而且對外國人也頗為開放,願意回答問題。(不過要是來學阿拉伯語就比較不合適,你真正進步最快的可能是英文)

唯一比較難的是約訪,因為我著重的是沒錢沒經費的小黨,因此大部分的人都是義工,身兼工作。儘管他們都會答應約訪,但有沒有空還真不好說,更不要說組織可能還有點散亂。我的第一個約訪對象就說好還交換了聯絡資料,然後催了兩次都沒有下文。

在選擇題材上,其實我是到了當地才決定從這個角度切入。說來有趣,落地第一週參觀貝魯特大學時,湊巧遇到UN在那舉辦研討會,湊個熱鬧就過去,不幸的是大部分演講都是講阿拉伯文,廣告傳單卻是全英文。只好索性跟櫃檯的人聊天,告訴我有公民社會組黨參選,後來陸續問了幾個人,上網研究了一下覺得可以跟台灣的「第三勢力現象」做點參照,因此決定從這個角度切入。

幸運的是,跟台灣第三勢力ㄧ樣,公民運動的參選團體都集中在貝魯特,意味著我不用整個黎巴嫩到處跑。在整趟之中,總共拜訪了Koullouna Watani、Sabaa、Kelna Beirut、Libaladi這幾個,基本涵蓋了貝魯特的公民社會參選團體。而在選舉結果出來後,他們也順利選上了兩席,算是第一次參選就有收穫。

在訪問過程中,我最關注他們的競選技巧,問他們在經費拮据與沒有名聲情況下,到底怎麼接觸選民。所有人都告訴我 街頭拜票與社交網路。在街頭拜票每個團體略有差異,詳細就請看文章。不過社交媒體的效用令人懷疑,因為不僅貝魯特大部分的居民戶籍都不在貝魯特,60%以上的選民都還是40歲以上的老人,社交媒體的效果嚴重令人懷疑。

也因如此,投票日週日之前的前一天,許多貝魯特人就開車回到自己的小村投票。有意思的是,當地人告訴我投票日當天街上商店都會關門,街上冷清。結果一到當天完全不是,阿拉伯人做什麼都是全家出動,投票也不意外,投票站附近車輛擠得水泄不通,貝魯特主要幹道還塞車,餐廳也都是開的,不過也可能九年沒有投票,大家忘了投票的情況。

選舉結果差不在第二天早上就全部出來,總理哈利利(遜尼)的自由運動黨大敗,什葉黨派與他們的基督黨派聯盟表現不俗,整個聯盟加起來獲得過半席次。實際上哈利利的造勢場合是我這趟唯一見過的造勢場合,因為小黨不太辦這樣的活動,我是剛好路過看到。總理的造勢場合辦在市中心,參與人數只有300人左右實在很寒酸,哈利利人一來照稿唸兩句整個活動不到10分鐘就結束也很令人失望。選舉結果出來哈利利慘敗,完全不令人感到意外。

貝魯特人對選舉的態度大概可以分兩種,一個是敦促大家投票尋求改變,一個是對政治體制失望,覺得自己一票也改變不了什麼而拒絕投票。投票率公佈之後證實後一種看法可能更為主流,投票率只有49%,有些地方甚至只有32%,可見黎巴嫩民主建設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這次比較可惜的是,沒有跟所有主要黨派的人都聊過,從小黨切入我窺見的只是黎巴嫩政治的冰山一角。佛里曼描述黎巴嫩政治就像萬花筒,誰走進去誰搞不清楚,用中國用語就是水太深,黎巴嫩不僅水深而且還顏色複雜。

最後推薦給對黎巴嫩有興趣的人,台灣人到黎巴嫩事先跟約旦代表處提交來回機票資料,可以獲得最長一個月的觀光簽證。貝魯特號稱中東小巴黎,夜店的阿拉伯與西方音樂混合非常有意思,山區更是美不勝收,而且我在期間都很安全,沒有任何問題。

有興趣的歡迎看文章

【黎巴嫩大選現場(上)】家族與教派的枷鎖 黎巴嫩的「第三勢力」怎麼突圍?

【黎巴嫩大選現場(下)】家族與教派的枷鎖 黎巴嫩的「第三勢力」怎麼突圍?

--

--

阿里(Ali)
阿里(Ali)

Written by 阿里(Ali)

Web3 產業 BD @matterslab, founder @talkpersia, base in Taipei.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