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 亞信峰會後記:中俄最關心的議題是什麼?

阿里(Ali)
5 min readJul 2, 2017

--

May 28, 2014

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在上週舉行,本來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峰會在今年突然大發異彩,總計有46個國家代表,包括11個國家領導人參加了這次的會議。其中最令人注目的就是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之間的互動,以及兩國簽訂的數十項尚未公佈的協議。

顯然中俄關係在這次峰會提升不少,國際政治上兩國更保持良好甚至合作的關係、敘利亞、伊朗、朝鮮等國際議題都聯手和西方不同調。不過當兩國聯合聲明公佈出來時,這幾個問題都維持一貫語調,而有個地方卻以不尋常的篇幅強調。那個地方是阿富汗。

俄羅斯總統普亭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圖片來源:HTTP://NEWS.TAKUNGPAO.COM.HK/WORLD/EXCLUSIVE/2014-05/2488151_4.HTML

在中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新階段聯合聲明當中第14點是如此描述阿富汗的:

雙方關注阿富汗局勢發展,主張阿富汗盡快成為和平、穩定、經濟繁榮、沒有恐怖主義和毒品犯罪的國家。雙方重申支持阿富汗人主導、阿富汗人所有的民族和解努力,希望阿富汗早日實現具有包容性的和解。呼籲阿有關派別摒棄暴力,斷絕與恐怖組織的聯繫,接受阿富汗憲法。

雙方認為,阿富汗毒品生產規模持續擴大,對阿富汗及全世界的和平穩定構成嚴重威脅。雙方指出,必須進一步加強國際社會努力,共同打擊阿富汗毒品,包括加強地區合作。雙方重申,要堅決維護建立在聯合國基礎公約之上的全球毒品監督機制。

雙方指出,業已舉行的阿富汗總統大選和地方選舉具有重要意義。選舉得以舉行,得益於阿富汗政府在國際社會支持下所作的努力。雙方呼籲尊重阿富汗人民的歷史選擇。

關鍵點

從聲明當中可以發現中俄最為關心阿富的三個面向,第一個是恐怖主義。阿富汗是伊斯蘭遜尼派最為極端的地區之一,也是與西方衝突最激烈的地區之一。從2001年美國進軍阿富汗試圖消滅神學士塔利班(Taliban)開始至今日,塔利班不僅沒有被消滅,恐怖主義以及極端主義還向外擴散,甚至影響到了中國的新疆地區。今年三月昆明的屠殺案件可能就受到阿富汗極端主義的影響,四個新疆人在昆明火車站持刀殺人,事後發現他們的物品當中有用阿拉伯文粗糙印製的旗幟。

第二個是毒品,阿富汗是全世界最大的鴉片生產國,屬於毒品最大生產地區金新月的一環,2012年粗估至少產出3700噸的鴉片銷往全世界,而其中許多收入還是由塔利班獲得。根據2011年聯合國的報告(見報告)估計,2009年中國的海洛因市場為73億美元,俄羅斯為180億美元,從阿富汗輸出到中國的海洛因數量約為11–35公噸左右,到俄羅斯為90公噸,其中俄羅斯深受其害,而中國也有意避免更多這些毒品流入。怎麼說恐怖主義跟毒品都不是什麼良好的進口品。

第三個是阿富汗的政治穩定。阿富汗目前正進行美軍進軍之後的第一次權力交接,現任總統卡爾扎伊(Hamid Karzai)兩任任期屆滿,未來勝出的很可能是阿布杜拉(Abdullah Abdullah)。阿富汗的政治穩定和第一點打擊塔利班息息相關,另外中國在阿富汗有礦產投資,而且中國正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這需要有力的阿富汗政府保障其投資穩定。美國三萬七千名部隊在2014年之後去留未定,為未來的阿富汗局勢增添變數,對此中國在過去數年曾數次提供阿富汗無償貸款,並且幫助阿富汗訓練警察。

另外中國希望建立一條從伊朗經阿富汗到中國西部地區的能源輸送路線,提供給需求日益增大的西部地區。如此一來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並避免完全依賴經印度洋過麻六甲海峽的海上路線。

圖片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AFUHAN-DITU-ZH-TW.PNG

大博弈?

所以為什麼中俄對阿富汗如此重視,除了上述所說的三個原因之外?有一個全球戰略上的論點是這麼說的:

近來烏克蘭局勢俄羅斯和西方關係下滑,而中國在南亞和東亞也不順遂,與日本、越南和菲律賓(以及台灣的太陽花)都有爭端。美國在阿富汗的駐軍是包圍中國(甚至緊盯俄羅斯)的一環,儘管通常忙於打擊塔利班,但是仍俱有高度的戰略意味存在。

姑且不論這個論點是對是錯,對於中俄來說,阿富汗的穩定、資源以及交通地位已經成為重要的議程了。

目前中俄目前無意挑戰美軍駐軍的地位,因為美國打擊塔利班合乎中俄的利益,然而也不能使美國在阿富汗的影響力過大,威脅到自己的邊境或勢力範圍。前幾天歐巴馬突然訪問阿富汗並宣布裁減駐軍至9800人左右,象徵阿富汗政府有更多自主權。雖然不確定中俄會影響阿富汗到什麼程度,考量到阿富汗是中國西進戰略的一環,而俄羅斯不希望美國在阿富汗的駐軍影響到俄羅斯在中亞的地緣政治優勢,可預期的未來阿富汗會成為中美俄伊斯蘭四方角力的戰場。

--

--

阿里(Ali)
阿里(Ali)

Written by 阿里(Ali)

Web3 產業 BD @matterslab, founder @talkpersia, base in Taipei.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