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公投後的蘇格蘭

阿里(Ali)
6 min readNov 2, 2017

--

January 14, 2015

今年十二月的蘇格蘭沒有下雪,倒是在新年第一天降下了令人惱人分不清楚是雪還是雨的碎花。這個地區剛利用完格外珍貴的權利公投決定繼續留在這個待了300年的大英王國,但這並非議題的終點,因為2017年整個英國很可能進行一次去留歐盟的公投。

我在愛丁堡往Royal miles 的一道大灣坡上遇到了Sam,他是從小生長於蘇格蘭的北英格蘭人,對他來說,這場公投結果是正確的,而整個選戰對他來說就不是什麼好事情。

「這場選戰中薩蒙德把反對英國政府搞成反對英格蘭,我經常覺得有點被歧視。雖然有近45%的人支持獨立,但反對的人更多。」

「Nicola這人呢?這位新的蘇格蘭第一大臣?」我問

「她就跟薩蒙德一樣糟糕,雖然我普遍不喜歡政治人物。薩蒙德跟卡麥隆一樣令人厭惡,卡麥隆是英格蘭的貴族,而薩蒙德是浮誇說話不算話的油條。他現在要出馬競選2016的國會選舉,一個他曾允諾絕對不會去的地方。噢對,高登布朗這人可以,如果他能當首相就好….」

我想,若不是布朗在投票前幾天在倫敦敲定了權力下放的共識,以及最後一天發表那精彩動人的演說,這次公投的結果恐怕會更接近,甚至獨立也說不定。

儘管沒有獨立,蘇格蘭公投也敲響了2015年大選的第一槍。選戰中表現令人失望的工黨在最近蘇格蘭的民調當中下降,傳統上工黨票倉的蘇格蘭可能在下次選舉要棄之而去,轉向SNP的候選人。如此一來工黨100%無法取得足夠的議會席次來獲得首相寶座。

但是備受蘇格蘭和北英格蘭唾棄的保守黨也不好過,許多支持者正轉向更激進的獨立黨(UKIP)。而目前跟保守黨共組聯合政府的自民黨則聲勢頹靡,2016年英國政局詭譎難測。這可能是近代史上最難以預料的一次大選,儘管經濟學人從目前的民調當中推測出2+4黨政局的可能性(保守黨工黨+綠黨、SNP、UKIP和綠黨),但也表示民調是一回事,等到真正大選那天大家還是會理性投票,很可能選出一個保守黨領導的政府。

Doglas是我遇到的一位蘇格蘭人,操著濃厚口音在街上開著紀念品店。SNP對他來說沒那麼糟糕,儘管他也選擇留在王國內部。他比較像是某種程度上的中間選民:工黨、自民黨或是SNP都可以考慮。不過「投保守黨可是會被我家人殺掉的」。

當我問起為什麼蘇格蘭人這麼厭惡保守黨的時候,他不假思索地告訴我是poll tax,這個可以追逤到柴契爾夫人時代一開始只要求蘇格蘭人要繳納的稅種。

在報章攤翻閱蘇格蘭當地的報紙,當天The Scotsman社評指出,有些人建議蘇格蘭應該比照盧森堡和拉脫維亞在歐盟的待遇獲得歐盟總統一職,因為小國家表現不遑多讓。社評提醒這種建議無法成立,單純因為蘇格蘭根本不是國家,而這個事實是透過投票率85%中的55%選民所決定。

某種程度上看來,對於許多選擇留在英國的選民們來說,2014是一個動盪的一年,激烈的選戰讓蘇格蘭分化。他們希望坐下來好好喝杯茶,喘口氣,迎接新的一年。這恐怕不容易。我信步到附近的雜貨店想買一份50便士(約台幣25元)的國家報(the National)。

這是蘇格蘭第一份明白主張獨立的報紙,店員告訴我早已銷售一空:「出刊第一天就銷售一空,往後每期都賣得無比好。」所幸我後來在別處找到一份過期的。

蘇格蘭國家報 圖片來源: 作者提供

在一篇2014的公投回顧中,著名的蘇格蘭政治記者Ian Bell挖苦地嘲諷保守黨也無法忽視蘇格蘭的獨立氣氛而舉行公投,又嘲諷九個月來蘇格蘭人不一定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但確信工黨在蘇格蘭已經「過期」 (Expired)。

「2014 年當中,工黨衰敗的原因之一在於很少黨的高層認識到與保守黨並肩作戰居然會噁心到這麼多人,噁心得這麼深刻…..」

是的,大家都知道蘇格蘭可能再也不是工黨的票倉,但是SNP也不可能成為西敏議會裡面的主要政黨之一。但新任蘇格蘭第一大臣Nicola在她第一次的新聞會上說考量到下一次大選結果不會出現全國支持過半的政黨,SNP有機會可以保持西敏議會裡面的「權力均衡」(Balance of Power),多麼英國式的政治術語。

Nicola向大家保證她的黨永遠不會支持保守黨,而工黨政府如果願意支持SNP的主張,那麼SNP的議員將會在議會支持工黨:這包括減緩緊縮的財政支出以及把核子潛艦給移走,但這些議題可不是像說的那樣簡單。

前蘇格蘭第一大臣暨前蘇格蘭民主黨領導人SALMOND(左)與現任蘇格蘭第一大臣NICOLA STURGEON(右)於一場全國對話(NATIONAL CONVERSATION)中合影 圖片來源:HTTP://GOO.GL/BFOMGJ

Ian Bell的文章還透露出另外一個強烈的訊息。他充滿挖苦的語氣會在提到那45%--投下贊成獨立的一百六十萬人時激揚起來,彷彿這一百六十萬人有著勇敢之心,願意說出自己的主張,不似對手含糊其詞、唱著空泛的聯合王國濫調。

「我們,一百六十萬人的我們,剛轉過了身。他們以為我們會接受重刷招牌的Jim Murphy(工黨在蘇格蘭的新領導人)和解,他們以為我們會被對保守黨古老的恐懼所沖垮。我們已然克服了,在2014年的一月到九月,無論支持或反對,我們不再和欺瞞打交道。這些日子既不會被遺忘也不會被原諒。」

45%的支持獨立在公投之後聲勢大漲,而且似乎更加團結和堅持自身的主張。既然不能透過獨立來達成,那就留在聯合王國內透過體制想辦法達成。而另外的55%卻缺乏這樣的毅力、精神與組織。顯然公投選戰中建構出來的政治氛圍隨著公投結束後延續了下來。

這樣的情況讓筆者想起在公投期間筆者曾經盛讚蘇格蘭公投是以民主方式解決分裂問題的典範。事後看來,蘇格蘭的情況讓筆者不得不重新思考。公投意味著將牽動自身土地命運交由一人一票的方式解決,在選戰期間儘管會有理性的辯論,但同時也激化了情緒與對立:地區與地區之間、朋友與朋友之間、家人與家人之間。

這些隱藏的後公投情緒恐怕是公投未曾料到的苦果。台灣對選舉的熱情不亞於蘇格蘭,萬一未來真的針對國家命運進行公投,蘇格蘭公投的一些負面效果應當成為借鑑之處。

當然,比起西班牙直接搬出憲法否決加賽隆尼亞公投,蘇格蘭還是幸運不少。而比起中國政府對待政治異議人士的手法和態度,蘇格蘭的公投還是站在人民文明的前端的。

--

--

阿里(Ali)
阿里(Ali)

Written by 阿里(Ali)

Web3 產業 BD @matterslab, founder @talkpersia, base in Taipei.

No responses yet